查看原文
其他

直击现场!首届世界地理大会今天开幕

ı 首届世界地理大会今天开幕



今天(11月26日),首届世界地理大会在华东师大普陀校区如期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地理学会、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华东师大、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华东师大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承办。大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主会场设于华东师大普陀校区体育馆。
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典、加拿大、新加坡、俄罗斯、蒙古、尼日利亚、南非的1500多位参会者共议“地理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主题。

ı 1500多位参会者线上线下共议“地理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主题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大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秦大河院士主持。
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长、世界地理大会指导委员会主席郑必坚校长做主旨报告:大变局、大考验、大合作与地理学大作为。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中国前驻俄罗斯大使李辉,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李逸平出席大会并致辞。

视频直击大会现场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并非中国人的专利,

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


地球作为人类栖息的唯一家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世界各地形态迥异的聚落民居就是人类对美好家园,诗意栖居向往的现实表征。
当代社会随着通讯设备、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时空正不可思议地压缩。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联结如此密切,彼此的命运早已休戚与共。

ı 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长、世界地理大会指导委员会主席郑必坚校长做主旨报告:大变局、大考验、大合作与地理学大作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中国人对乌托邦最早的想象。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自古便是中国人的理想寄托,尽管沧海桑田,世事流转,但中国人对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不曾改变。作为陆权帝国,“天朝上国”,中国在近代化的过程中遭遇无数坎坷与屈辱,对和平,对发展有着比其他民族更为深刻地认识。郑必坚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中国更懂得世界和平的珍贵、更懂得世界各地域国家大合作的意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中国永不称霸”,历届中央政府均表态中国的道义与担当。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首次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既是达则兼济天下的博爱精神,又是寻求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社会新理念。
报告指出,“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路,是中国和平崛起之路,是中国与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共同和平崛起之路。”这正是首届世界地理大会筹办的初衷与愿景!



危机中孕育机遇,变局中寻求破局,大考验意味着大合作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有着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更多聚焦于现实意义。十六世纪以来,海洋强国开始主宰世界,伴随大国崛起的是,蚕食鲸吞、殖民掠夺、瓜分世界。直至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价值观。但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的预期与进程,被风雨如晦世界形势所打乱。大国博弈、贸易壁垒、地区冲突加剧,正如郑必坚所言,一股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思潮及其掀起的逆全球化浪潮,已成为世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次最剧烈的大灾难。

ı 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

无独有偶,奥巴桑乔也指出,在全球范围内,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生态危机和能源安全等破坏性影响。王宏也指出,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等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构成空前挑战。自然生态与政治经济的危机叠加,加剧撕裂人类社会的内部共识。“人类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关键十字路口”,奥巴桑乔的发言振聋发聩!

ı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

这个世界是中国人民的,更是世界人民的。中国人民深知,一国一族的繁荣不是人类的繁荣,地球也不是一个国家、一个集团能主宰的。中国和平崛起之路必然挑战旧秩序、打破旧利益。但是分裂、对抗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中国和世界绝不会重蹈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覆辙。
对于自然生态,王宏指出,中国有能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提供方案。对于人类社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人民前途所在。中国要在和平发展合作的现代化进程中造福中国,造福世界,郑必坚校长解读道。
世界局势考验中国智慧,中国智慧需要地理思维。基于这样一个宏大背景,地理学被赋予了新的重大历史使命,能够且应该有更大作为。



地理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滥觞一并出现。中国的《山海经》、古希腊的《地理学概论》都是早期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假说。自地理大发现以来,地理学逐渐走出推测、假说,摆脱其他学科的依附成为一门显学。
二十世纪以来,学科边界逐渐模糊,地理学有了无限可能,地理思维开始活跃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作为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基础学科,在地缘政治、国际合作等领域有着天然的优势。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不可比拟的学理优势。
“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和谐共生”等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谋而合。“做好中国地理学和世界地理学研究,展现中国历史文脉,地理生态、人文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讲好中国与世界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兼收并蓄、相互融合的故事,有利于帮助世界读懂中国,更利于中国读懂世界”,郑必坚讲到。

ı 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中国前驻俄罗斯大使李辉


在世界协作的框架下,地理学必将大放异彩。其中一个范例,便是“一带一路”倡议。李辉谈到,多年来,中国一直在世界各地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文件中得到充分体现。“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合作平台与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
中国地理学研究不止体现于此,在更多方面肩负着保护地球的神圣使命。中国学者必然贡献中国智慧,以中国方案与全球地理学者共同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全球公共问题。超越文明隔阂,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护家园,为发展提供持续生命力。
此外,郑必坚还提出地理学学科建设之问,如何赶超时代,引领时代。其关键便是创新,创新必须成为中国地理学研究中心的核心。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世界地理大会宣言重磅发布


李逸平在致辞中强调,70多年前,刚刚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高校地理系。70多年来,华东师大地理学人始终不忘,为上海城市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既是对华东师大的褒奖,也是鞭策。

ı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李逸平


华东师大在研究全球创新与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领域一直走在前列。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成立,其前身早在2009年就获评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

ı 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


钱旭红也指出,2020年1月,华东师大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成立,与胡焕庸、李春芬先生领衔的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一脉相承彰显了华东师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下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作为担当。
中心在秦大河院士的带领下,承接了多项重大课题,完成了“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编纂、胡焕庸地缘战略思维研讨会,“再发现”了胡焕庸先生在地缘战略领域的闪耀成果等诸多重大科研项目。
据悉,中心承办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报告也将在大会发布。
此外,本届世界地理大会闭幕式上还将由秦大河院士发布首届世界地理大会宣言。



国内外专家学者云端相会

500余场研讨报告海量资讯 


本次大会为期两天。大会特邀报告由华东师大前校长、上海纽约大学创始校长、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俞立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王艳芬,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主任、中国地理协会副理事长宋长青主持。

ı 华东师大前校长、上海纽约大学创始校长、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俞立中
ı 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王艳芬

ı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主任、中国地理协会副理事长宋长青


围绕地理学学科前景、地理等多科学融合交叉、亚洲地缘政治研讨、中国地理学的时代担当等领域开展特邀报告。
此外,大会还设立38个分会场,累计500余场报告将开展研讨。
与会专家们将围绕气候变化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全球生态危机与绿色经济、全球资源地理与能源安全、亚洲季风区变化与区域一体化、非洲资源环境与中非合作、拉美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冰冻圈快速变化与冰上丝路建设、泛第三极变化与陆上丝路建设、世界海洋地理与海上丝路建设、时空大数据与世界地理研究方法创新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交流互动。





11月27日周日
下午三点
锁定华东师大视频号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先预约!





来源|华东师大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

图片|阿亮

通联|戴琪

编辑|吴潇岚


更多阅读

全获国赛大奖!华东师大晒出23个最强团队


华东师大创新创业嘉年华来了!60余场活动随心选


华东师大社再获十强!


探索“超越知识点的思维教育”!华东师大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


华东师大研究生重磅学术成果评出,出自这11位科研牛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